珍稀喙鲸伤重不治 剖尸检大型帆布袋 2024-12-02 旅游 658℃ 0 图:鲸尸昨午已在渔护署海岸公园石壁管理站进行解剖,未发现船只等造成的重大伤痕。 一条疑是罕见的“朗氏印太喙鲸”,上周六(11月30日)晚上在大澳南面石仔埗街对开水域搁浅,虽经各方连夜努力救援,惜鲸鱼身体状况非常虚弱,最终于昨日(1日)凌晨伤重不治。鲸尸昨午已在渔护署海岸公园石壁管理站进行解剖,未发现船只等造成的重大伤痕,但发现其消化系统内有大型帆布袋,死因需要进一步分析。 有专家估计鲸鱼本身受疾病缠身,误闯香港近岸直至晚上情况恶化;亦有专家建议扩大“海洋保护区”的水域范围,以及订立关于发现鲸豚搁浅时的应对方法的清晰指引等。\港闻报记者 叶浩源 古倬勳 未发现受船只撞击伤痕 渔护署昨晚交代搁浅鲸鱼跟进工作表示,经初步评估该鲸鱼应该属喙鲸科(Ziphiidae),品种待确认,体长约6至7米,性别为雄性。由于该条鲸鱼的身体状况非常虚弱,最终在诊断期间不幸死亡。解剖期间,海洋公园保育基金兽医团队未有发现鲸鱼身上有被螺旋桨伤害或曾受船只猛烈撞击的痕迹。但兽医在鲸鱼身上发现有一些表面伤痕,可能因鲸鱼曾搁浅于浅水区域而造成。兽医亦发现在鲸鱼的消化系统内有一个尺寸为88×52厘米的大型帆布袋,但鲸鱼最终死因需要进一步分析。香港海豚保育学会会长郑家泰表示,估计涉事鲸鱼因误食帆布袋等异物,致难以再进食,慢慢出现营养不良,身体虚弱,而误入香港水域并搁浅。由于解剖分析仍在进行,鲸鱼品种资料稍后公布。 渔护署续指,鲸鱼并不是在香港水域栖息的物种,牠们进入香港水域很可能本身已出现特殊情况,例如健康出现问题及迷失方向等。香港海豚保育学会会长郑家泰亦表示,鲸鱼搁浅当日日间,曾经在香港水域发现牠,形容当时牠状况正常,未发现身上有致命伤痕,估计鲸鱼本身受疾病缠身,导致其导航出错,误闯香港近岸,直至晚上情况恶化。据了解,朗氏印太喙鲸于全球较为罕见,行迹神秘。 今次事件发生于周六晚上7时许,有大澳居民发现该条鲸鱼在大澳南面石仔埗街对开水域搁浅,街坊、渔民、警方、渔护署及香港海洋公园人员连夜展开救援行动,渔护署亦首次启动了“香港水域内发现非本地栖息鲸豚动物的应变计划”。港闻报记者在现场直击鲸鱼大量流血染红水面,街坊用帆布袋兜住鲸鱼鱼身,避免牠再被泥石擦伤,再由船只拖回海中心,兽医为鲸鱼打针保命等,惜最终伤重不治。 学者促扩大海洋保护区范围 香港海豚保育学会副会长麦希汶向港闻报记者表示,填海工程、近岸工程等人类活动都足以对鲸豚的生存环境造成伤害,香港被列为“海洋保护区”的水域范围只占全港水域面积的约4%,远低于国际社会30%的目标,在香港的水域生活的鲸豚动物(尤其是中华白海豚及江豚)的生存及繁衍环境仍面临不少威胁。希望政府采取更多措施,例如扩大“海洋保护区”的范围、订立关于发现鲸豚搁浅时的应对方法的清晰指引等,以保护鲸豚等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计及今次事件,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今年发现38宗鲸豚搁浅。为人印象深刻的是去年7月一条布氏鲸闯入西贡海域,最终被螺旋桨击中身亡,其死因调查报告已于今年年中出炉。政府因应事件检讨法例,提出三项建议。包括划定“临时海洋限制区”;为现行只属指引的《观豚活动守则》赋予法定地位;探讨禁止观鲸的可行性。目前建议处于研究阶段,暂未有立法及落实的时间表。 渔护署再次呼吁,市民不要骚扰搁浅的鲸鱼及乘船出海观看鲸鱼。如发现鲸鱼出没时或鲸鱼搁浅,请立即通知渔护署及必须与鲸鱼保持距离,切勿接近骚扰鲸鱼,及留意个人安全,以免发生意外。 上一篇 拯救生命/海洋生物搁浅行动组应对紧急个案 下一篇 林智远:与内地研互通机制 相关推荐 胖东来应该大胆做电商生意吗 打造线上胖东来 今年有效播剧的女演员 演技与角色共鸣 FF再获3000万美元新一轮融资 推动FX战略发展 这就是足球!巴萨球员纷纷倒地不起,马竞球员叠罗汉疯狂庆祝 索尔洛特绝杀引爆激情 迪丽热巴雪景单人舞 红衣灵动贺思慕 短剧游戏指数跌超5% 监管收紧引发市场波动
图:鲸尸昨午已在渔护署海岸公园石壁管理站进行解剖,未发现船只等造成的重大伤痕。 一条疑是罕见的“朗氏印太喙鲸”,上周六(11月30日)晚上在大澳南面石仔埗街对开水域搁浅,虽经各方连夜努力救援,惜鲸鱼身体状况非常虚弱,最终于昨日(1日)凌晨伤重不治。鲸尸昨午已在渔护署海岸公园石壁管理站进行解剖,未发现船只等造成的重大伤痕,但发现其消化系统内有大型帆布袋,死因需要进一步分析。 有专家估计鲸鱼本身受疾病缠身,误闯香港近岸直至晚上情况恶化;亦有专家建议扩大“海洋保护区”的水域范围,以及订立关于发现鲸豚搁浅时的应对方法的清晰指引等。\港闻报记者 叶浩源 古倬勳 未发现受船只撞击伤痕 渔护署昨晚交代搁浅鲸鱼跟进工作表示,经初步评估该鲸鱼应该属喙鲸科(Ziphiidae),品种待确认,体长约6至7米,性别为雄性。由于该条鲸鱼的身体状况非常虚弱,最终在诊断期间不幸死亡。解剖期间,海洋公园保育基金兽医团队未有发现鲸鱼身上有被螺旋桨伤害或曾受船只猛烈撞击的痕迹。但兽医在鲸鱼身上发现有一些表面伤痕,可能因鲸鱼曾搁浅于浅水区域而造成。兽医亦发现在鲸鱼的消化系统内有一个尺寸为88×52厘米的大型帆布袋,但鲸鱼最终死因需要进一步分析。香港海豚保育学会会长郑家泰表示,估计涉事鲸鱼因误食帆布袋等异物,致难以再进食,慢慢出现营养不良,身体虚弱,而误入香港水域并搁浅。由于解剖分析仍在进行,鲸鱼品种资料稍后公布。 渔护署续指,鲸鱼并不是在香港水域栖息的物种,牠们进入香港水域很可能本身已出现特殊情况,例如健康出现问题及迷失方向等。香港海豚保育学会会长郑家泰亦表示,鲸鱼搁浅当日日间,曾经在香港水域发现牠,形容当时牠状况正常,未发现身上有致命伤痕,估计鲸鱼本身受疾病缠身,导致其导航出错,误闯香港近岸,直至晚上情况恶化。据了解,朗氏印太喙鲸于全球较为罕见,行迹神秘。 今次事件发生于周六晚上7时许,有大澳居民发现该条鲸鱼在大澳南面石仔埗街对开水域搁浅,街坊、渔民、警方、渔护署及香港海洋公园人员连夜展开救援行动,渔护署亦首次启动了“香港水域内发现非本地栖息鲸豚动物的应变计划”。港闻报记者在现场直击鲸鱼大量流血染红水面,街坊用帆布袋兜住鲸鱼鱼身,避免牠再被泥石擦伤,再由船只拖回海中心,兽医为鲸鱼打针保命等,惜最终伤重不治。 学者促扩大海洋保护区范围 香港海豚保育学会副会长麦希汶向港闻报记者表示,填海工程、近岸工程等人类活动都足以对鲸豚的生存环境造成伤害,香港被列为“海洋保护区”的水域范围只占全港水域面积的约4%,远低于国际社会30%的目标,在香港的水域生活的鲸豚动物(尤其是中华白海豚及江豚)的生存及繁衍环境仍面临不少威胁。希望政府采取更多措施,例如扩大“海洋保护区”的范围、订立关于发现鲸豚搁浅时的应对方法的清晰指引等,以保护鲸豚等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 计及今次事件,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今年发现38宗鲸豚搁浅。为人印象深刻的是去年7月一条布氏鲸闯入西贡海域,最终被螺旋桨击中身亡,其死因调查报告已于今年年中出炉。政府因应事件检讨法例,提出三项建议。包括划定“临时海洋限制区”;为现行只属指引的《观豚活动守则》赋予法定地位;探讨禁止观鲸的可行性。目前建议处于研究阶段,暂未有立法及落实的时间表。 渔护署再次呼吁,市民不要骚扰搁浅的鲸鱼及乘船出海观看鲸鱼。如发现鲸鱼出没时或鲸鱼搁浅,请立即通知渔护署及必须与鲸鱼保持距离,切勿接近骚扰鲸鱼,及留意个人安全,以免发生意外。